
从化区街口街的废品回收站里,站长老陈正用马克笔在白板上更新价格。“台式主机(无硬盘)五十,笔记本(屏幕破损)八十,显示器(CRT 款)二十……” 每写一行,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圈出变动项,红色代表本周涨价,蓝色则是降价。来卖旧电脑的李叔踮着脚张望,手里那台开机黑屏的联想台式机,上周问还是六十,这周白板上明晃晃写着 “五十”,不由得叹了口气:“这价格变得比菜价还快。”
在从化区,报废电脑的回收价格表像本翻旧了的日历,每一页都记着不同物件的 “残值”。从主机到显示器,从笔记本到配件,价格跟着成色、年份和市场供需变,懂行的人能从表上看出门道,就像老茶客看茶叶品级,一眼便知值多少。
台式主机的价格按 “五脏六腑” 论价。老陈的白板上写得明白:完整主机(能开机但故障)八十;无硬盘减二十,无显卡减十五,两样都缺就只剩四十。“上周收了台网吧淘汰的主机,CPU 是 i5 的,虽然开不了机,但拆下来单独卖能多赚三十。” 他边说边给李叔的电脑估价,“你这台没硬盘,主板还有烧痕,最多给四十。” 住在鳌头镇的张老板最会算账,他把公司报废的二十台主机拆成零件卖,硬盘、显卡单独处理,比整机卖多赚了三百,“就像把整鸡拆成零件卖,总比整只卖值钱”。
笔记本的价格看 “皮肉骨相”。白板上笔记本那一栏分了三档:屏幕完好但开不了机,一百;屏幕破损但主板完好,八十;进水腐蚀的,五十。老陈指着角落里一台苹果笔记本:“这台虽然进水了,但 logo 灯还亮,能拆零件卖,给六十不算亏。” 街口中学的王老师送来一批报废笔记本,其中三台只是键盘失灵,屏幕和主板都好,老陈按 “准报废” 算,每台多给了二十,“这种修修还能当备用机,价格自然高些”。
显示器的价格藏着 “新旧鸿沟”。最显眼的是 CRT 显示器,笨重的老式大头机只值二十,还得自己扛过来;液晶显示器则分尺寸,19 寸的五十,24 寸的八十,碎屏的直接腰斩。“上周收了批写字楼淘汰的 27 寸曲面屏,虽然显示有残影,但卖去做监控屏,每台能赚三十。” 老陈擦着眼镜说,带支架的比底座款多给五块,带 HDMI 接口的再加五块,这些细节都在价格表下方用小字标注着。
配件价格像 “零钱罐”。硬盘单卖的话,机械硬盘(500G)三十,固态硬盘(256G)五十,有坏道的半价;电源能正常工作的二十,烧了的五块;键盘鼠标成套给十五,单只的五块都嫌多。“攒够一百个键盘,能卖给做键盘侠的,拆键帽用。” 老陈笑着说,上周有个小伙子送来一堆报废显卡,虽然都不能用了,但上面的散热片能卖废铝,按斤称给了十五块。
批量回收有 “团购价”。价格表最下方写着:三十台以上九五折,五十台以上九折,一百台以上包运输。开发区的某工厂处理报废电脑时就享受到了折扣,一百二十台电脑按九折结算,比单台买多省了八百。“批量走我们省人工,自然能让点利。” 老陈给李叔算账,“你要是能凑够十台,这台就按四十五算。”
特殊机型有 “溢价”。白板角落用红笔写着:苹果、外星人等品牌报废机,在基础价上再加二十到五十。“上周收了台外星人游戏本,虽然主板烧了,但外壳能卖钱,给了一百二。” 老陈解释,这些品牌的零件残值高,就算报废了也比普通机型值钱。
傍晚的回收站,李叔拿着四十块钱往家走。夕阳把价格表照得有些刺眼,他想起老陈说的 “下个月 CRT 显示器可能就不收了”,突然觉得手里这台旧电脑,就像过了时的老物件,连废品价都在慢慢缩水。在从化区这片山清水秀的地方,报废电脑的回收价格表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,而是给旧物的最后定价,既算得出残值,又留得住时代的印记。
我要评论